他还在报纸上读到了巴甫洛夫撰写的《给青年们的一封信》,文中,巴甫洛夫对献身科学的青年们提出了三点希望:要循序渐进,要谦虚,要热情。
RFiCAE课题组由闫娜教授负责,目前已在国际顶级学术会议及期刊ISSCC、RFIC、ASSCC、JSSC以及TCAS-I发表多篇文章。同时在宽频带范围内,该接收机能够保持较低噪声系数和较低功耗。
由于上述技术主要采用无源器件实现,该放大器可以实现低的静态功耗开销。支持多种通信制式的超宽带可重构射频接收机随着5G、卫星通信、雷达等技术的飞速发展,一个终端装备往往需要支持多种工作模式和多个频带的工作范围,传统方案多采用多个窄带射频收发芯片集成实现,但以系统复杂度、成本和尺寸为代价。为了在电池供电的音频系统中实现超长使用/待机时间,同时减小对大容量电池的需求,实现设备小型化/轻量化,相关放大器要具有低静态功耗与高输出效率。此外,通过Doherty负载调制及关态电阻优化技术,进一步提高系统效率和线性度。制图:实习编辑:苏尧祎责任编辑:李斯嘉。
针对以上问题,徐鸿涛、殷韵教授领衔的无线集成电路与系统(WiCAS)团队提出了一种1/3占空比本振信号的全数字发射机架构。针对多功能一体化终端需求面临的多制式、高集成度、可重构等问题,如何突破硅基超宽带射频电路在带宽、线性度、功率、噪声等方面的性能折中,寻求新的架构和新的方法,在同一射频前端实现中心频率、带宽、增益的可重构,同时满足系统所需的噪声和线性度要求,满足一体化射频的尺寸、性能和灵活性的需求,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具有非常深远的理论研究意义和实用价值。徐丰回国后,他们继续组成团队,为科研报国的目标努力。
脚踏实地、行稳致远,徐丰将带领团队奋力于当下,着眼于未来。为了提高时间利用率,徐丰有时会变组会为午餐会,让大家在会议室边吃边讨论。在复旦,他开始真正踏上追光之旅,真正开始独立思考、系统研究,全身心投入,不受其他事情的干扰。2014年起,他在学校腾飞书院担任书院导师,致力于帮助本科生们树立志向、成人成才。
在2019级博士生贾赫成看来,徐丰延续了金亚秋的治学育人风格,徐老师强调过程大于结果,教育我们只要认真做事,能力就会提升,成果也自然而然会到来。他日前获得国际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地球科学与遥感学会(GRSS)区域领导奖,作为青年学者在遥感领域备受瞩目。
希望我们的算法能在星上完成实时目标检测识别,而不是到地面站处理检测,这将大大提高时效性,有力促进自主智能探测技术的发展。通信科学与工程系副主任、电磁波信息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王海鹏是徐丰紧密的合作伙伴。去年,他作为技术骨干的团队获得了天智杯人工智能挑战赛全国冠军,这也是复旦这支团队第三次夺冠。第一届天智杯获奖合影解决真问题、真解决问题、问题真解决,徐丰非常认同这句话。
近年,人工智能成为热门领域。直到今天,金亚秋依旧几乎每天来实验室工作,参加每周二的组会并进行点评。这几天,团队学生正忙于准备无人机载微型SAR飞行试验,我们的目标是研发自主探测成像识别一体化的智能无人系统,当问及这套系统何时面世时,徐丰挥手笑言那还早呢。之前我们在恒隆物理楼办公的时候,几乎每天第二个来的人,都会发现电梯停在四楼。
2013年,他全职回复旦工作。智能是怎么产生的?其工作原理是什么?徐丰团队正在带领学生们探索这些基础的问题,与数学科学学院、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等开展交叉合作。
另一张则列有《实验室十条》,包括求真务实、报国育人,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价值观、纯粹、执着、团结、奉献的精神和利在一身勿为也,利在天下必为之的训诫。耳濡目染下,徐丰填报高考志愿时,毅然选择了严老的母校东南大学,就读于信息工程专业。
徐丰读博期间,两人就在恒隆物理楼四楼的小房间里和几位师生一起日夜攻关。他觉得复旦是一个可以让人安心做学问的地方,而人生最大的幸事,不仅是做想做的科研,还有得天下英才而教之。走过人生迷茫,毅然踏上追光之旅成为一名教育科研工作者,曾是徐丰从未想过的事。由于成果丰富,徐丰提前半年博士毕业,400页的博士论文获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我总是会要求学生,把创新的方法拿到应用单位去跑一跑,看一看是否真的可以提升性能。我们对前沿了解更多、对基础掌握更深,因此在对接大院大所实际需求时,能发挥出理论功底的独特优势。
出身农家,有过迷茫,走过弯路,但他觉得自己始终保持初心纯粹,所以幸运地走到了现在。2011年,团队共同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他表示,未来的SAR一定会更加智能。多年来,他们的基础研究成果,已经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应用到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等多个项目当中。
但尽管如此,由于大一时的懒惰,他有几次没刷早锻导致体育挂科,与校内保研机会失之交臂。告别了按部就班的高中生活,徐丰一度感到迷失,进了大学之后就不知道该干啥。
制图:实习编辑:沈家怡责任编辑:李斯嘉。头顶,还有一条由金亚秋院士手书的蓝色横幅EMW:未来开始的地方 (EMW是ElectroMagnetic Wave的英文缩写,指电磁波实验室)。直到大二下学期,他在图书馆碰到一位每天来上自习的同乡,与之交流的过程中,方才顿悟自己正在虚度青春。正如展板所写,这里要建设世界一流的空天电磁信息智能感知科学研究基地。
目前,该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灾害监视、地形测绘、环境监测、国防建设等领域。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项目等课题支持下,他们在研究电磁物理机理与人工智能交叉的微波视觉领域的科学问题,期待未来可以把这些前沿概念应用到SAR上,实现自主智能化。
他高中就读于浙江省东阳中学,中国科学院院士、物理学家严济慈是该校知名校友。博士毕业后,徐丰赴美国大气海洋局(NOAA)卫星应用研究中心从事博士后工作,后在美国智能自动化公司/NASA戈达德太空飞行中心任研究科学家。
雷达卫星每天能获得海量数据,光靠训练专业人员进行人工判读,效率很低,因此我们迫切需要开展SAR图像自动解译基础研究。徐丰与金亚秋院士一起参加国际会议当年在电子信息领域,移动通信、集成电路等方向因就业火热成为香饽饽,而金亚秋专攻的遥感,则属于应用基础研究的冷门。
他开始发奋学习,成绩迅速提高,大三时专业排名升至第二名。贾赫成好几次是在第二天醒来,才看见徐丰深夜的留言。既然跟金老师有缘分,我就珍惜这份缘分。大一时,他常和同学彻夜打牌,后来又玩上了电脑游戏。
机缘巧合,就在徐丰毕业这年,教育部宣布开放校际研究生互推。也正因为大学阶段的低谷,徐丰更加能体会年轻人们在成长过程中的种种迷茫无措。
怀着忐忑的心情,徐丰第一次来复旦面试,没曾想金亚秋了解情况后,当场同意将他录为直博生。然而,SAR图像不同于光学图像,难以直观解读,这成为雷达卫星图像高效精准应用的关键瓶颈。
金老师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影响了徐丰,让他不仅养成了严谨的学术风格,更树立了坚定的报国志向。在咨询推免信息的过程中,拨通了复旦大学信息学院招生电话,得到了学院老师的鼓励,被推荐报考刚刚担任国家重点基础研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金亚秋的直博生。